: 第 2 章 你好嗎謝謝我很好

你好嗎謝謝我很好

門後面人很多,游客,服務人員,拿着長槍短炮的攝影人員,攝影的有不少人,穿着黑白工作馬甲,比劃讨論着,很專業的樣子。除此之外,還看見了幾個熟人,是姑姑伯伯們,看來接下來打招呼都有的忙了。

我感到無端厭煩和心累,姑姑伯伯不是網絡論壇上所謂的奇葩作妖親戚,老實說有幾位對我很和善,但這不妨礙他們的言語和行為讓我不舒服。我理解他們的确在真心為我考慮,他們希望用自己生活得出的經驗為小輩提供幫助,這當然不是壞事,但年齡的代溝、時代的變遷、觀念的不同,和長輩們的相處多多少少充斥着尴尬和踟蹰,大多數時候我不會選擇反駁和辯論,沒有太大意義,一點點自由主義的火苗會立馬被澆滅,他們希望小樹苗快快長大,但在樹的周圍畫個圈,枝丫一旦伸過那個圈就會被剪掉,美曰其名多多修理才能長得茂盛。

我們三人走到親戚們邊上,爸媽開始熱情攀談起來,我把熟悉的幾人問候了一遍,不熟悉的人,大多是伯爺爺那邊,也只能笑笑,所幸沒有聊太長時間,姑姑催促我們去大廳見人。我們繼續跟着工作人員向前走,路過不算擁擠的游客和小攤,一個正在表演歌舞的圓形大舞臺,一個有假山的小型觀賞池,一排有很多服務人員的桌椅,來到最裏面。這裏面布局不如外觀看上去那麽有文化韻味,哪有會客廳是在最裏面的。這有三間并排的房,中間的房間門大開着,裏面有不少親戚走動聊天。我們三人進去,爸便找到了爺爺奶奶們,之後便又是一通招呼問候,長輩們慣例問我的學習,說我長胖了,說胖點好哇,說我聽話老實,給爸媽省心不少,我不說話,時不時笑幾聲,表示你說得對,我在聽,沒兩個來回,他們的話題就轉移了,可能他們也發現我太普通了,連客套都誇不了幾句。我見爸媽都找到了聊天的人,松了一口氣,便想找個位置歇歇。

剛坐下嘆口氣的功夫,工作人員就順勢倒了一杯茶,茶壺很精致,白瓷底藍花紋,應該仿的是青花瓷,好吧我對瓷器的了解沒多少,竹條編的把手,服務姐姐動作優雅,托着茶壺緩緩傾倒着,我正看茶壺的水流入神,聽到後邊一個聲音由遠及近沖過來,黏糊糊做作地叫着“姐姐”,我不用回頭就知道她是誰,她是我伯爺爺家小兒子的女兒,叫童謠,在上高中。

我想起高中時光,我并不喜歡和這一類型同學相處。說話行動有意高調的人,意味着能獲得更多別人的目光,這些目光很複雜,驚喜的,愛慕的,崇拜的,當然鄙視的,嫌棄的,厭惡的更多。這一類人喜歡被重視被注視,他們享受別人的目光,并不關心別人的态度,随心所欲。他身邊的兩三個人總會變成連帶受關注的,被那些或好或壞的目光濺射到,被卷入莫名其妙的風波中去。高中的我遇到這樣的人一般盡量避開,避不開只能默默自嘆倒黴,害怕哪一天惹火燒身。但我對這個隔了一家的堂妹倒沒有什麽偏見,她天生高調,行事作風聽說一直是這樣,伯爺爺那邊的男孩多女孩少,也許是兒時太過嬌縱導致的。

她湊到我身邊,一手環着我的脖子,拿着個自拍杆,說着來一張,來一張,來,比個耶,耶!。。。我照做,照片拍好,她開始給照片哐哐美顏,我問她從哪裏來,怎麽一路上沒看見,突然竄出來。她眼睛沒離開手機,用下巴指了指左邊,那邊是倉庫,以為能拍幾張好看的,結果全是舊舊的髒髒的東西,就出來啦。。。這次你準備出幾期vlog,這幾天素材可多。。。唉呀~現在哪還弄vlog呀,我準備搞直播,姐你想想直播慶典現場,那流量肯定大大的——有哇!她手臂誇張地張開,雄心壯志地提醒我之後要去直播間給她捧場。我們倆又聊了關于視頻,自媒體之類的事情,我打心裏佩服這個小妹。現在小孩張口閉口說想當網紅,當明星,也就嘴上說說圖個痛快罷了。童謠初三就開始當博主,自學剪視頻,自學化妝,她嘴甜頭腦轉得快,賬號很快搞得有模有樣,粉絲不多但都是真人,她和我爆料很多博主都是買粉絲數的,都形成産業鏈了,幾十幾百萬的粉絲數有十分之一是活人就謝天謝地了。她對此非常不屑,臉上很厭惡,表示行業都搞差了都怪這些人,網上的灌水視頻是越來越多。總之,她敢說敢想,行動力很強,想想我自己初中的時候,天天灰頭土臉的上學放學,日複一日,完全沒有什麽青春的感覺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為什麽不愛看青春校園戀愛之類的文藝作品,那和我的高中生活真的差得太大了,看着非常割裂,完全想不通故事角色的行為邏輯,自然沒有多大興趣。

聊着聊着,我爸突然來叫我,說二伯來了去問候一下。我和童謠說了一句,跟着爸走到大廳外,來到外面的一長溜桌椅邊上,才看見前邊挂了個木牌子“服務中心”,看來這片就是工作人員的臨時辦公桌了。

桌邊有一個微胖的中年男人正在和工作人員交待什麽,手背在身後肚子挺着,典型的領導說話的樣子,想來這就是二伯了。他穿着一身黑底大褂,上面暗黃色的絲線繡着不知道什麽圖樣,想來應該是龍風麒麟一類吉祥的東西,布褲布鞋,世外高人的感覺,果然有錢人不管在哪都要标新立異一下,畢竟不讓人看到別人怎麽知道我什麽都有啥都不缺呢。

爸上前寒暄一番,把我往前一推,讓我“好好發揮”。我問候了一句,等着他發話,心情和高中放假前最後一場考試等試卷一樣,沒想到上了大學後還能再次體會,真懷念。二伯開口了,你不認識我,我可認識你啊。。。我能猜到下一句了,什麽老套的對話,果然人人都是NPC,天天重複着模板一樣的對話,在這種時候,我還在腦子裏開小差,說不上是心大還是鎮定。你的名字改過一次你個知道,這個“淵”字還是我提的唉。。。我習慣性點點頭,但有點驚訝二伯沒有按套路出牌。我爸搶着說,對對對,唉,你小時候身體不好,天天發燒,你二伯講你身上火太多了,要加水克制一下,就改這個名了,我和你媽準備叫你那個女字旁的“媛”來着。。。這事的确聽說過,爸媽說的太誇張了,哪有天天發燒的,那不早死了。我想應該是發低燒一陣陣的不退,看起來嚴重了點。不過他倆一提起這事,都會感嘆一定是當時腦子燒壞了,現在呆呆傻傻,不然怎麽地也能上個一本,說不定能上個更好的大學,然後唉聲嘆氣大半天,說的也就少了,關于改名字這事自然也沒提過了,今天算第一次了。爸開始奉承說二伯有文化給了個好名字保佑我長大,我也接上話茬感謝二伯,說長這麽大身體健康全都仰仗他的題字,以後一定好好念書報答二伯。

發表評論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