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 章
4.
【母後,我七歲以後你為什麽就開始疏遠我呀】我似不在意一般,淡淡開口。
【你七歲生辰後一天,本是尋常家宴,我、你和你父皇三人在永樂宮聊聊家常,可是家宴散了以後,你晚上開始嘔吐,嘔吐完就開始昏睡,一睡就是一天,第二天依舊沒有醒轉的痕跡,就連太醫也診斷不出原因,你父皇查遍了當晚的酒水食物,沒查出一點問題,沒有辦法你父皇只能張貼皇榜,開始向民間尋求神醫,最後是一個道士揭下皇榜,将你救回來的。】
【一個道士還會醫術?他怎麽救的。】
【也不能說是救,這個道士進宮後,就開壇祈福,說根據神仙指引,算了一卦,算出有人和你的八字不合,只要那個人能遠離你,就能保你平安,後來算出那八字不合的人是我,我覺得是坑蒙拐騙,我生下你養你這麽多年都沒有一點事情,現在說我和你八字不合,之前的事算什麽呢?但是你父皇說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,本着為你好,我姑且聽了那個道士的話,結果我才一天一晚沒有去你身邊,你就醒了,我就信了一半。】
【後來只要我靠近你太久,你身上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,有時候是起疹子,有時候是不小心摔一跤,有時候是被樹上的果子砸,總之是稀奇古怪的,找不到原因,沒有辦法,我只能相信了。】
那十年裏,一開始我以為是我那裏做錯了,惹得母後厭煩所以對我疏離,但是我變得比以往更加乖巧,也不見母後對我更加親近;後來我想到了苦肉計,故意弄破個小口子,跑到母後身邊要吹吹,結果倒起反作用了,讓母後更加遠離我;我想了很多種原因,獨獨是因為更愛我才選擇遠離我。
【母後……,你為什麽不告訴我,我還以為你不要我了。】
【我原是打算告訴你的,只是第一年的時候,只要一靠近你,話都還沒有說呢,你就出事了,我讓李嬷嬷也轉達過我的意思,但是再怎麽說也比不過我做的,我的确是疏遠你了,最後看到你活的很好,很肆意,我想着你無事就是最好的,而且沒有我,還有你父皇,你總歸是有人疼愛的,所以就歇了和你說的心思。】
【對不起,母後。】
【罷了,都過去了。】
【你說是姜舒奪了你的氣運,可要用到什麽法器奪回來】
【法器倒是不需要,只要我印象中姜舒那麽無欲無求的人,實在是不像能做出這種事的人,估計得先找到施展轉移氣運的人,到時候将氣運換回來就行了。】
【有些人直面不知心,表面看着無害,實則是劇毒,姜舒是實際獲益人,可以先從她身上着手。】
說完,母後就讓侍女開始梳妝,又讓李嬷嬷進來,說【很久沒見二公主姜舒了,甚是想念,希望二公主能夠陪伴一段時間,以消解我思念錦兒之心。】李嬷嬷看到已經想開的娘娘,自是十分高興的去宣二公主了。
母後将我附身的梅花簪輕輕撫摸了兩下,就跟小時候摸我頭發一樣,笑着将簪子簪在最前面的發間。
錯失了整整十年,所以如今哪怕是一根簪子的形态,母後一刻也不想和我分離吧。
【母後,這個簪子有什麽特別嗎?為什麽你這麽喜歡它。】
【你說呢?】
我說我不知道……,
我直覺這個簪子和我應該是有點關系,但是我記憶中是一點印象也沒有,但是我要是就這樣回答,我估計會把母後氣的堵心,我試着說了個中規中矩的回答,【母後是看到這個梅花簪子就想到我了吧?】
母後似乎是想起了什麽,眼睛直直望着遠方。
現在也才是春天,有點春寒料峭,樹木也是将發芽,但未發芽,遠遠望去,能看到的也不過來三倆綠意,更多的還是枯木,好像也沒什麽好看的。
【有次冬天的時候,你父皇摘了一支梅花給我,被你看見了,我和你父皇說悄悄話的時候,你偷摸摸的走在我倆中間,嘴巴嘟嘟的,像個被遺棄的小公主,你覺得父皇搶走了我對你的愛,自此以後,凡是看到與梅有關的,都要給我捎上,那個簪子是你在無辜昏睡的生辰前送我的,那是我最後一次能靠你如此近,所以我格外珍惜。】
【母後……,那十年我很想你。】
我似乎明白了我為什麽會附身在這個簪子上,因為這個簪子寄托了我母後十年裏對我的思念,确實是與我羁絆最深的物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