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9
蕭禾眼底掠過一抹不自然,目光游移開來,還沒想好怎麽回話,就被外面走進來的老王搶了先。
“因為那天我和他一起出任務,看見了呗。”老王看熱鬧不嫌事大地給自己倒了杯水,“某人回來以後氣性大得很,路過凳子都要踹一腳。”
蕭禾無語掃給他一記眼子刀,踹一腳過去被老王靈巧地躲開了。
老王指着他說:“沒大沒小的,我是你小叔叔!”
“哼。”蕭禾滿不在乎地将腿翹起,一臉的不以為然。
老王雖然大他個十幾歲,心卻很年輕,跟蕭禾在一起有很多共同話題,雖然是長輩,但更多卻是把彼此當朋友。
司月打完電話回來,臉上有點尴尬,“我剛才給我閨蜜打電話,她那邊是她老公接的,他們去度蜜月了,所以短時間內……”她的聲音漸漸小下去,帶着一絲無奈。
“沒事。”李桐的視線落在她額角微微滑落的汗珠上,“我們待會讓老王跑一趟婚紗店,三天前的話,或許還有監控可以看。”
“嗯。”司月點頭,“那現在我的委托人可以走了嗎?”
“當然。”李桐給出解釋,“我們只是根據案件的情況對他進行一定的訊問,但他可能沒見過這種……所以反應有點過激,希望你們不要介懷。”
“還有就是,第四名被害者的作案手法依舊跟你小說內容吻合,所以已經申請了并案調查,比起你的委托人,司小姐你的嫌疑最大。”
“既然如此。”司月攤開雙手,配合道:“為了證明我的清白,我就在局裏配合你們查案,本來我是計劃幫艾瑞克打完離婚官司後出國,因為我的律所主要事務都在國外,現在看來,需要延遲一段時間了。”
李桐笑了下,說:“很抱歉影響了你的計劃,但也希望你能理解我們的工作。”
“應該的,畢竟你們都懷疑到我頭上了。”說這句話的時候,司月朝蕭禾投去一個內涵的目光。
蕭禾收到目光,裝若無事發生的收起二郎腿。
送走艾瑞克後,司月去了一趟洗手間,出來時蕭禾站在門外,雙手插在兜裏,看上去好像是特意在等她。
司月背對着他,接着冷水洗手,“詳細說說吧,這樣我也好配合你們調查。”
“走訪完四名被害者家屬,梳理她們生前的時間線,挨個盤問關系以後,排除財殺的可能,目前來看存在仇殺……”蕭禾頓了頓,身體微微傾斜,靠在牆上,語氣戲谑:“我跟你說這些好像也不行吧,本案最大的……嫌疑人?”
“我是嫌疑人的話還留下來配合你們調查,那不純傻麽?”司月擠了點洗手液,認真将手搓洗幹淨,從鏡子上看到蕭禾倒影。
“電視劇裏都這麽演,最厲害的兇手往往都以獵物出現在大衆視野,最後巧妙脫身。”
蕭禾挑眉,眼尾含着笑,“我記得你的小說有一個案件就是這麽寫的吧?然後就結尾了,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第二部。”
司月沖泡沫的動作稍微放慢,不徐不疾地說:“畢竟自己筆下的人物,寫久就有感情了,有感情就不知道該給什麽結局,這很正常,我想每一個作者應該都會這樣吧?”
“是嗎?對故事裏的反派也會嗎?”蕭禾反問,“你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優柔寡斷了?”
“這叫優柔寡斷?”司月,“你什麽時候認真了解過我……”後半句聲音小,随着流水聲一起流進了下水道。
司月關上水龍頭,往外走,蕭禾慢了半拍跟在後面。
“李隊最近為了這個案件,已經半個月沒休息好了,要不你來推理推理,給我們提供點破案思路?”
司月怼:“上次我推理,這次我推理,你們警察吃白飯的?”
蕭禾聞言,苦笑一聲,“你應該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。這起案件發生有一段時間了,我們只是希望多一些角度,多一點可能性。這次的案件過于棘手,我們需要加快速度偵破,避免更多的人遇害。”
–
走進會議室,李桐和陳朝已經在白板上,将四名被害者信息,以及關聯畫制好了。
司月嘆了口氣,她知道這個案件确實讓人束手無策。她環顧四周,辦公室裏彌漫着壓抑的氣息,每個人的臉上都寫着疲憊和焦慮。
她走到旁邊的椅子坐下,對李桐說:“李隊,上次書評區留言的那個賬號還能追溯到嗎?”
“找不到了。”李桐拿起桌面上的平板,調取截圖,“這個人當天留言之後就将賬號注銷了,IP地址也找不到。”
司月接過平板,視線落在該賬號已注銷的字樣上,微微眯了眯眼。
“上一次的推理存在一定bug。”她掀起眼皮,眸中有光在閃。
“什麽bug?”蕭禾挨着她的身旁坐下,語氣淡淡的,聽不出情緒。
司月走到案件板前,上面貼滿了照片、地圖和各種線索。她開始逐一審視,試圖從這些碎片中拼湊出完整的畫面。她知道,每一個案件都是一個故事,而現在,她需要找到這個故事的關鍵轉折點。
“首先,我們得确定動機。”司月開口,聲音清晰而有力,“兇手為什麽要做這件事?”
李桐:“仇殺?”
司月打了一個響指,“但她們之間并不相識,兇手又在現場留下紙條,刻意指向我所著作的《玻璃小屋》,很明顯兇手是沖我來的。”
“曾經國外也有發生過類似的案件,兇手每作案一次便在屍體上留下記號,就像藝術家欣賞自己缪斯,把她們當做‘藝術品’。正如本案一樣,兇手或許是《玻璃小屋》的一個書粉,甚至可以說是熱愛到非常狂熱的地步。”
李桐只手托着下巴,陷入沉思,“案件重心放在這個上面,那麽下一個調查點就很好找了。”
司月繼續:“對,兇手肯定不止發過一次評論,他可以注銷一個,那就不止一個賬號。”
蕭禾打開面前的筆記本電腦,進入小說網站的書評區,“這上面一共有三十萬的總評論,想要從這裏面篩選出兇手,就像大海撈針一樣。”
“但我們有辦法縮小範圍。”
司月靠近電腦屏幕,一只手搭在了蕭禾肩膀上,眼神銳利,“兇手既然如此癡迷于這本書,他的評論必然充滿熱情,甚至還會引用書中的句子或情節。我們可以用關鍵詞搜索,比如書中的特殊詞彙,或是他對書中角色的獨特見解。”
李桐點頭同意,“好主意,那我們就從這些評論中找找看,有沒有重複出現的ID或者特別偏激的言論。”
蕭禾微微轉了一下身子,才發現司月一只手壓着自己的肩膀,從細白的骨節一路往上看,對上司月那雙清明的眼睛。
後者察覺到他的異樣,突然覺得掌心有點發熱,下意識收回了自己的手,跟蕭禾保持一定距離。
四人開始分工合作,在電腦面前針對30w+的評論進行篩選。司月和蕭禾進行初步篩選,李桐做第二步分類,陳朝負責記錄。
偶爾進行讨論,逐漸形成了新的調查方向。司月的推理,讓這個案件有了新的生機。他們知道,這只是開始,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。
至少現在,他們不再是盲目的摸索,有了方向,就有了希望。
–
牆上的鐘表發出“滴答滴答”的聲響,會議室內只聽得見鍵盤噼裏啪啦的動靜,時不時交頭接耳聲音也不自覺的壓着分貝。
外面漸漸變成暗藍色,白熾燈被窗外的風吹得忽明忽滅,一陣爆裂的雷聲在天空上方炸開。随後,雨滴開始變得更加密集,敲打着外面的樹葉,發出清脆的聲響。
陳朝的肚子發出咕咕的抗議聲,他斜着眼觀察着李桐的反應,下意識捂着肚子。
這麽安靜的氛圍,李桐當然聽見了,她擡起放在鼠标上的手,看了眼鐘表,對司月他們說:“忙了一天了,六點多先吃個飯吧。”
李桐拿出手機,點開外賣軟件,問:“你們要吃什麽,我給你們點。”
“老大我要吃番茄炒蛋蓋澆飯!”陳朝積極地舉起手。
李桐剛點進一家店,就聽到蕭禾說:“不用了,我剛讓人訂好了飯菜,一會應該就到了,先歇會吧。”
李桐說好,退出外賣軟件,站起身,小腿突然傳來一陣麻/痹,她差點一屁股摔回椅子上,被陳朝抓住了手臂,扶穩身形。
陳朝:“老大你沒事吧?”
“沒事。”李桐尴尬地笑了笑,“坐久了腿有點麻。”她活動了幾下腿,感覺血液重新回到了腳部,才漸漸好轉。
話音剛落,外面有人喊,應該是外賣到了。李桐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脖頸,開門去拿。
李桐接過外賣員手中的食物,簡單道謝,打開最大的袋子,才發現裏面被分成了兩份。
蕭禾起身,拿出其中一袋,對他們說:“這是你們倆的。”
李桐僅僅是和他對視了一眼,心下便明白了他的意思,提着外賣往外走,“陳朝,過來幫我洗個碗。”
他們查案忙的時候沒空回家,往往會在自己的工位上準備個碗筷,方便吃飯用。
陳朝跟在後面,不解地問:“老大,你的碗上次不是被老王哥打碎了嗎?”
“榆木腦袋。”李桐瞪他一眼。